 
					我为疫情
				 
				爸妈退休去眉山看孙子,不到半年就“逃”回老家!死活不肯再去,为什么?
上周我弟专程从眉山回来接妈,她死活不去,最后松口:“雇保姆吧,我出钱。”
我爸在阳台抽闷烟,我妈拉着我诉苦:“不是不疼孙子,但那日子真过不下去。”
原来这半年,爸妈在眉山带娃像“坐牢”。
我爸妈是教师,在农村的小镇上教了半辈子的书,也在农村生活了半辈子,他们的观念里面带孩子只要不饿着,冷着就可以了。但是我弟,弟媳就不这样想。
我妈给孙子穿旧棉布衣服,我弟媳当场网购三四套新衣,说“别穿得像留守儿童”。孩子磕碰一下,全家紧张得像出了大事,我爸说:“你弟小时候从树上摔下来都没哭!”我弟说:“你们那哪是把孩子带大哟,纯粹是拖大的!”
还有就是没有朋友,像座孤岛。
爸妈在眉山人生地不熟,白天带娃、做饭,晚上对电视发呆。周末弟媳带孩子上早教,他们连广场舞都跳不成。我妈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快憋出病了。”
我妈说这些都不说了,最让爸妈不能忍受觉得再也呆不下去的原因还是儿子家不是自己家。
我妈炒菜多放点盐,弟媳点一周外卖;我爸抽烟只能躲消防通道。一次因为给孩子喂饭,弟媳直接黑脸三天。
“出钱请保姆,大家都轻松”——我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妥协更是无奈。
看着爸妈难过的样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爸妈辛苦了大半辈子,把我们四姐弟养大成人,各自已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家庭,按理他们应该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了,却因为心疼儿子被迫成为“育儿保姆”,却失去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尊严。他们不是不爱孙子,但更渴望被尊重、被理解。
现在老家邻居常来串门,我爸下棋、我妈跳广场舞,脸上笑容多了。
“带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这句话点醒了我。
老人辛苦一辈子,晚年不该只有带娃一种活法。他们有权选择如何养老,如何快乐。
你们家有没有类似情况?欢迎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