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永丰·东坡之变⑥ |新农人 新政策 新憧憬——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主

眉山 更新于:2025-06-07 13:07
  • 快乐人生1220
    “走,去村委会瞅瞅热闹!”6月5日一大早,永丰村村委会前的广场上便热闹非凡,村民们早早赶来,寻得一处好位置坐下。不少来得稍晚的村民,也急忙从村委会搬来板凳,加入到这热闹的氛围中,满心期待着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开场。

    六月的永丰村,6000余亩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稻苗随风翻涌,奏响着丰收的序曲。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旁,一场以“培育新农人,建设新乡村,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为主题的活动在此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眉山市东坡区支持“新农人”创新创业十六条措施》发布,为怀揣梦想的新农人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东坡创客·新农人小院正式揭牌,将成为新农人们交流思想、孵化项目的创新摇篮;首届“永丰杯”入乡兴业大赛颁奖礼,表扬了一批在乡村振兴中崭露头角的先锋人物;农业科技签约仪式上,一份份协议的签订,让前沿科技加速走进田间地头。

    在“农商农品”展区,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永丰八宝、多多悦悦农文旅IP产品、老坛子泡菜等一一陈列。其中,永丰八宝极具特色,包含了“永丰大米”“永丰莲藕面”“永丰淘米水洗洁精”等。这些产品依托永丰村优质的农产品资源,通过精细加工与品牌打造,深受市场欢迎。

    “永丰大米(家庭装)一直以来都是爆款,今年上半年,销售超过200吨。前不久的直播中,单日就卖了3.2万单。”据介绍,目前,永丰“米+”系列产品已成功打入本地多家餐饮门店和大型商超,真正实现了从农产品到商品的华丽转身,让村民们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范灵翼/摄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时代征程中,人才,尤其是心怀理想、扎根田野的“新农人”,已成为激活乡村潜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将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一系列针对农业人才振兴的政策激励与机制创新举措纷纷落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东坡区作为全省第二批“新农人”试点地区,积极响应号召,勇挑重担,将培育“新农人”视为推动乡村发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的关键突破口,全力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当天揭牌的东坡创客·新农人小院意义非凡。回溯到2023年6月,东坡永丰水稻科技小院正式成立,迅速汇聚了30余位农业专家,搭建起科研与生产紧密相连的关键桥梁。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尹慧来扎根田间,带领团队大力推广精准育插秧技术,成效显著,实现水稻生产节本30%、增产超10%,以科技创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东坡区大力推进人才引进与培育工程的战略布局下,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相继落地。回乡后的赵友勇,充分借助当地为吸引人才返乡创业所搭建的广阔平台,积极投身农业领域。他成立了眉山市稻麦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性地采用“稻—鸭”“稻—虾”共生模式,开辟出生态农业新路径。其所在合作社示范规模达600余亩,并带动建成千亩种养基地,每亩附加值增收300—500元。

    活动现场,永丰村农业机械指导员罗亮详细介绍无人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在东坡区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实际上,这片土地上早已涌现出诸多机械化种植的成功案例。退役军人陈元平创立的农机合作社,年服务农田达30万亩,他积极引进智能插秧机等先进设备,成功攻克丘陵农业发展难题。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插秧机,能够在不规则田块实现精准作业,效率提升20%,亩产增加5%,有力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科技化不断迈进。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这群新农人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生动诠释着“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科技小院里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生态种养模式的绿色实践、智能农机的精准高效作业,共同绘就了新时代“天府粮仓”的丰收图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动力,也让东坡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未来可期。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