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on001
这下终于明白,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收回台湾了,说白了不是大陆不想,而是背后牵扯太多,每一步都得掂量再三。
最重要的就是那扯不断的亲情,两岸同胞本来就是同根同源的亲人,单说四川眉山市,2009年的一次普查就发现,当地在台的眉山籍人士有四千多人,在眉的台属更是近八万人,平均每一百个眉山人里就有两个和台湾沾亲带故,而且这些亲属大多是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不是兄弟姊妹就是叔侄祖孙关系。
这还只是一个市的情况,放眼全国,这样的亲属家庭不计其数,每年还有大量台胞回大陆探亲,要是真动起手来,受伤的都是自家亲人,这份亲情谁也不忍心割裂。
还有经济上的联系,早就到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2024年的数据显示,两岸贸易总额已经达到2929.71亿美元,比前一年还增长了9.4%,其中大陆从台湾进口的货物就有2177.82亿美元。
大陆这边每年新开设的台资企业就有七千多家,光是福建一个省,2024年前11个月就新添了2117家台企,这些企业养活了两岸多少工人,撑起了多少家庭的生计。
台湾的很多农产品比如凤梨、莲雾,大部分都靠卖到大陆赚钱,大陆的工业品、日用品也早就走进了台湾百姓的日常生活。
要是关系闹僵,贸易中断,台企老板要赔钱,工人要失业,普通老百姓买东西要么贵了要么买不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两岸的普通人。
更让人揪心的是民生代价,台湾的城市都很密集,尤其是台北,人口多建筑密,一旦发生战事,老百姓根本躲无可躲。
看看1945年的台北大空袭就知道,当时美军117架轰炸机轰炸台北,虽然说是针对军事目标,可还是造成3000多平民当场死亡,数万人受伤无家可归,连寺庙、学校都被误炸,很多家庭就此破碎。
现在的台北比当年繁华十倍,人口密度更大,高楼林立,要是真有战事,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台湾的电力、供水这些民生设施都集中在大城市,一旦受损,老百姓连水电都用不上,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会成大问题,这些都是必须掂量的民生大事。
还有外部势力的搅局,这从俄乌冲突里就能看得明明白白。2022年俄乌开打后,俄罗斯不光地面部队伤亡逼近百万,还遭到了层层制裁,金融、能源、航空全受影响,资本和技术都往外跑,发展速度一下就慢下来了。
而美国借着这场战争,让北约重新凝聚起来,芬兰、瑞典都打破中立加入了北约,美军工企业订单堆成山,两年内产量就涨了17.5%,还把高价天然气卖给欧洲赚大钱。
要是台湾这边有动静,美国肯定会借机插手,要么搞制裁,要么挑动周边国家围堵,到时候不光两岸受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被拖慢。
中国这些年好不容易把经济搞起来,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可不能因为这事儿让发展成果打了折扣。
另外,两岸的民间交流早就融到了骨子里,2024年底还有大陆高校的40名师生去台湾交流,和台湾的学生一起聊生活谈梦想,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每年还有大量台湾青年来大陆上学、工作,大陆的年轻人也去台湾旅游、探亲,这种你中有我的交流氛围,要是被战事打断,再想恢复就难了。
而且台湾有很多大陆没有的文化记忆,比如一些老建筑、老手艺,要是打仗被毁坏了,就是整个民族的损失,再也找不回来了。
说到底,大陆比谁都想让台湾回家,可收回台湾不是打场仗那么简单,得考虑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家庭的亲情,考虑到几千亿美元的贸易往来,考虑到普通老百姓的身家性命,还要防备外部势力的算计。
要是不顾这些硬来,就算收回了台湾,亲人没了、产业毁了、发展停了,那不是得不偿失吗?所以不是不想,是每一步都得为两岸同胞的长远利益着想,等条件成熟了,自然能以最好的方式让台湾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