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8022554888489
经过这十年发展,眉山的城建确实已经完全超过乐山了。虽然和成都比还有差距,但放在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川西板块里,眉山市区区面貌已是“脱胎换骨”般的存在,放在“成都都市圈方阵”里毫不逊色。
这十年,眉山城建是“开挂式”进步:天府大道直穿城市对接成都、万亩湿地公园连片铺开、万象汇/吾悦广场等高端商业扎堆落地;反观乐山,市区受限于三江交汇的地形桎梏,老城区改造难(骑楼老街拆改矛盾大)、新区拓展慢(填河造地成本高),市区界面几乎“一层不变”——滨江路修修补补十年,还是老样子;新城规划了十年,至今没跑出“绿心公园”的地理框架。
眉山的区位价值本就碾压乐山:一马平川的成都南拓腹地,天生适配“同城化”——成眉市域铁路S5线直连天府机场,天府大道北延线把“成都南门”直接拉到眉山家门口;而乐山困在“三江半岛”里,想拓展只能填河造地,成本是眉山的3倍不止。随着成眉资同城化加速,“成眉资”正取代传统的“乐峨夹”(乐山 - 峨眉山 - 夹江) ,成为川西新增长极——成都的产业外溢、人才流动,优先喂饱眉山,乐山只能守着“文旅老本”干着急。
光看城建硬指标:眉山一条天府大道眉山段,笔直贯穿城市,串联金融中心、科创园区与TOD枢纽,乐山找不出这样的“超级主轴”;眉山万象汇周末人流量破10万,乐山连个能扛旗的商业地标都凑不齐。或许乐山靠着峨眉山、乐山大佛的文旅IP还能撑场面,但越往后,眉山背靠成都资源、吃尽同城化红利的“潜质” ,只会让两地差距越拉越大——毕竟,在“都市圈时代”,抱住成都大腿的眉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给乐山提鞋”的小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