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新机场惊险历程,军民航主航线边缘,低空经济探索首度“差点碰硬钉子”

眉山 更新于:2025-06-29 06:43
  • 烟雨若红颜手机摄影
    眉山新机场,差点碰了硬钉子。
    就在军民航主航线的眼皮底下。
    很多人不知道,眉山搞低空经济,第一关就是解决空域冲突。
    彭山和洪雅两个通用机场,位置正好有点尴尬,头上就是繁忙的军民航大动脉。
    小飞机想起飞,一不小心就可能干扰大飞机,这事非同小可。
    但事情硬是办成了。
    靠的是省里牵头的改革,军方、民航、地方三家坐下来,硬是在复杂的航路网里,划设了专门给小飞机飞的低空通道,像给地面交通划出非机动车道一样。
    现在,超过七成的低空空域都能飞了,安全问题也控制住了。
    解决了最大的难题,效果立竿见影。
    彭山机场的飞行训练,今年一季度时长直接翻倍,连带着周边的饭馆住宿消费都涨了四成。
    游客和学员一来,真金白银就留下了。

    洪雅那边更进一步,省航空运动管理中心都要搬过去,目标是建西南最大的航空研学基地,每年能吸引上万名学员。
    想象一下,瓦屋山不仅能看风景,还能在天上玩滑翔伞,搞飞行体验,这吸引力可不一般。
    当然,挑战也摆在眼前。
    两个通用机场只是开胃菜,大家更关心的眉山国际机场,现在连选址都没定下来。
    空域就那么大,要塞下一个大型枢纽,怎么协调航线,怎么配套地面设施,都是难啃的骨头。
    这盘棋下得很大。
    一边是已经尝到甜头的低空旅游和飞行培训,一边是悬而未决的大型机场项目。
    眉山的目标是到2027年,把这片天空变成一个百亿级的产业,真正融入成渝世界级机场群。
    能不能成,就看接下来的每一步怎么走了。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